发表时间: 2012-01-03 12:46:22
作者: 广州市越秀区诺昌音响商行
浏览:
原汁原味的格什温《蓝色狂想曲》
格什温弹奏钢琴和著名的怀特曼爵士乐队(Whiteman Orchestra)合作上演了一首带有爵士音乐风格的交响乐《蓝色狂想曲》。演出非常成功,听众非常喜欢这首曲子,后来这首曲子得到了爵士音乐界的广泛赞誉,成为了二十世纪音乐史上的一朵奇葩,格什温也因为这首曲子而名垂青史。
《蓝色狂想曲》是怀特曼爵士乐队的老板保罗·怀特曼(Paul Whiteman,1890—1967年),委托格什温写作的。“那是在火车上,随着那铿锵的节奏和隆隆的撞击声,深深地激发了一个作曲家的灵感,我经常在噪音深处听见音乐……就在那里,我忽然听到并立刻跃然于纸上—狂想曲完整的构筑过程就这样实现了……”上面引用的是格什温在1931年对他的首位传记作者戈尔特堡(Isaac Goldberg,1887—1938年)的一段谈话,或许大多数伟大的作品都是在灵光一闪中成就的。然而,对于格什温来说,怀特曼给他的时间太紧迫了,他对乐队的配器没有太大的把握,于是就由另外一位美国著名作曲家格罗菲完成。
-----关于《蓝色狂想曲》
乐曲以独奏单簧管低音区的一个颤音开始,紧接着的是一个17度音程上升音阶的连奏。这个类似长号滑奏的音型是非常迷人的,能给人很深刻的印象,乐曲以这样形式的开始无疑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牢牢地吸引住听者的注意力。对于作曲家来说,格什温本来意图只是一个简单上升音阶的经过句,但排练时怀特曼乐团的单簧管手罗斯·格尔曼(Ross Gorman)搞了一个恶作剧,把这个开头极度夸张了。然后格什温却非常赞同这个恶作剧,并且采纳了这个做法。结果,乐曲的开头就以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方式呈现出来,在音符滑行到顶点时,作品的一个轻松飘逸、放任不羁的主题迸发出来。
接着,法国号和萨克斯管奏起了一个节奏性很强带有爵士切分音的第一个主题。他和上述的单簧管主题情调十分接近,就像是这个主题的变形或延续,只是较前者更加强劲有力,而且该主题在管乐与钢琴的和声很快进入一个高潮。
随着独奏钢琴的加入,演绎者逐步引向辉煌的歌主题的变奏,直到主要主题以果敢有力的音响出现在乐队齐奏的音乐中,明亮的小号又奏起了一支开阔嘹亮的曲调,音乐就此掀起了另一个异常活跃的高潮。这个时候乐曲进入了一种“万花筒”般的状态,色彩斑斓,跳跃涌动的音符所反映的正是现代人对都市生活的感受,而这种表达的精彩则只有天才般的人才能实现的,这就是格什温的伟大所在。
在“万花筒”之后,乐曲进入狂想曲的中段,这是一首弦乐器奏出的美妙旋律,这是全曲的中心,也是美国音乐中最著名的段落之一。这段音乐宽广流畅、温柔感伤。这一段带点儿迷惘的,弦乐器与圆号结合的伤感。特别市当独奏小提琴出现时,将整个乐队带进了一种令人震撼的情感当中。
结尾部分,在钢琴与乐队之间十分默契的配合下。整个乐队以雷鸣般的气势再现了乐曲的主题,整个乐曲进入“万花筒状态,最后一个渐强的和弦辉煌地结束了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