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11-05-30 14:53:00
作者: 广州市越秀区诺昌音响商行
浏览:
聽音樂的良伴
Harbeth HL Compact7 ES喇叭
規格:兩音路低音反射式設計,具有Bi-Wire端子,頻率響應:48Hz-20KHz±3dB,最大承受功率150瓦,效率:86dB,阻抗:8Ω,尺寸:520X273X315,重量:27.2公斤(一對),
Harbeth雖然也是以LS3/5A成名,但他們最成功的作品卻是HL5。HL5充滿音樂性的聲音,迄今仍讓人懷念不已。記得第一次聽到HL5已經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那時正巧到忠孝東路上的一家相片館洗照片,老闆就有一對HL5放在櫃台前面放著音樂。雖然已經記不得那時候聽到的是什麼歌,不過心裡卻暗地裡想著:「這是什麼喇叭?怎麼這麼好聽?」。時光飛逝,十年匆匆;我不但有好友使用HL5,連我自己也曾經與HL5相處過一段時候。雖然它無可否認的在音響性方面有點兒妥協,但卻帶給我終身難忘的音樂時光。近年來,Harbeth以Compact為名推出了一系列的鑑聽喇叭,而且也註明是HL系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HL Compact 7。HL-C7承襲了HL5的優良傳統,展現了更符合現代需求的聲音。HL-C7在1994年曾勇奪日本Stereo Sound的年度推薦大獎。加上防磁功能的單體,使得它的使用性更加廣闊。
等一等,HL-C7不是四年前就上市了嗎?難道論壇已經沒有器材可寫,所以只好炒炒冷飯維生?請別緊張,這一對HL-C7乃是ES版,也就是特別版。HL-C7 ES是用了新型的鍍金高音單體,連單體外面的擴散網罩都是鍍金的。原本普通版的HL-C7低音反射孔被安排在喇叭外緣上方,而這個特別版則將反射孔移到低音單體的正下方,形狀也由方形改為圓形,所以特別版的高音、低音單體與反射孔都在一直線上;這樣的安排,使得原先令人有點困擾的左右擺位問題得以解決。鍍金的喇叭端子可以用bi-wire接喇叭線,而且看起來還蠻有份量的。HL-C7 ES的聲音表現相當平衡,比HL5更為平順,我想這與Harbeth引以為傲的專業測試程式應該有相當關係。根據Harbeth老闆Alan Shaw來信,他提及的相關改進包括高音鍍金網罩的孔洞加大,使高頻聽起來更加平順;低音單體的修改,使它在大功率輸入時的線性反應更好。但是單體的材質與改進的內容呢?蕭阿倫老闆說這是商業機密,不告訴你。
在搭配上,先以Denon的DCD-S10 II與PMA-S10 II聯袂上陣。這對組合與C7 ES發出了暈黃色的夕陽之美。男高音Fritz Wunderlich所唱的舒曼「詩人之戀」,中音域聽來特別厚實,而高音則增添了天鵝絨般的高貴感。Cassandra Wilson的專輯「Dance to the drums again」,她低沈厚實的一首「Amazing Grace」直透出試聽室後牆,令人驚訝於HL-C7
ES的音場表現。連續兩張人聲錄音,都有不錯的再生效果。這使我對HL-C7 ES產生了一定程度的信心。換上錄音爆棚的蕭提「巨人」交響曲,第四樂章飆揚的銅管樂器聽來澎湃洶湧,儘管如此,卻不會令人覺得吵雜或刺耳。想像中,Harbeth配上管機似乎是個不錯的主意,於是換下PMA-S10 II,改用EAR 834。此機雖然偏壓固定在4歐姆,而HL-C7 ES的阻抗卻為8歐姆,但是它們的組合卻仍然散發出更濃郁的韻味,聽人聲尤其好聽。我不能確定若是偏壓能匹配,是否表現會更上層樓?不過在偏壓無法匹配的情形之下,暫態反應的確是稍嫌遲鈍了些。試聽到這裡,我也想試試HL-C7 ES的能耐到底有多少?於是改用TEAC VRDS25唱盤直入Mark Levinson No.331後級,再接上HL-C7 ES,幾乎第一時間就發現聲音更凝聚了;解析力也大大提高,幾乎可說是滴水不漏。當然,有這樣的表現並不足為奇,因為一部No.331已經足夠買下三對HL-C7 ES來環繞再環繞了。那麼Harbeth的蕭老闆用什麼來推HL-C7 ES呢?是Audiolab的前後級,而且他認為聲音非常好。HL-C7
ES雖然可以擺在電視機旁邊,但原廠建議距離側牆及背牆最少要在1公尺以上,因此當然不能靠牆擺;這對它的音場與結像度影響至鉅,用家宜戒之。HL-C7
ES一定要用腳架(原廠建議為40公分),這點也是必須注意的。
我推薦HL-C7 ES給誠心想聽音樂的人。挑剔的人或許會嫌它低頻只能到48Hz,這可能是跟801比;說它暫態不夠快,這標準可能是Thiel或MBL;批評它高頻不夠飄逸的,可能是跟Ensemble比較。但是它最突出的不是音響性,而是音樂性。其實以HL-C7 ES的價格而言,它的音響性非常足夠,而音樂性卻絕對超值。與HL-C7 ES相處,令我重溫學生時代與HL5一起聽音樂的時光,也找回了年少輕狂時的音樂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