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8-12-12 14:12:00
作者: 魏珏
来源: 影音中国
浏览:
说起缔属法国Phlox电子集团的YBA产品也真奇怪,虽然关于对它的评论少得可怜,广告也见得不多,就连二手市场上也很难见它的踪影,
但是它一直有不错的评价,发烧友只要一提到YBA都翘起大拇指说:“好东西”。它为何能让大家有这种印象呢?
其实YBA是全世界第一家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的Hi-End 音响工厂,YBA的创建人Yves-Bernard Andre在功放设计上也是独辟
蹊径有自己的见解,他对于功率放大器的基本观点是:简单的线路、充分注重细节与材料的处理,短信号路径,全对称互补电路,尽可能
最小的负反馈,信号途径上尽可能不用被动元件(特别是不用输出电感),使用C型变压器而不是环形变压器,外壳不用铁磁性材料,一丝不苟
的元器件挑选,并且十分注意颤噪音和温度控制。Yves-Bernard Andre从1971年开始投身于高级音响设计行业,
三十多年来推出的产品屈指可数,但在世界各地的音响媒体获奖无数。并不是YBA不会做生意,而是他觉得每一款被制造出来的放大器、
CD唱机都很完整,每年换汤不换药的更改型号毫无意义。有人称它是法国Hi-End音响器材的第一品牌,
美国发烧天书《Stereophile》称YBA的产品就如同德国的奔驰汽车,即使是最便宜的型号也以超高的标准来制造。《Stereophile》上
还说:Over-engineering! (意思是:简单问题复杂化,考虑太多了),传统电子学的老学究会这样评价Yves-Bernard Andre,
他们绝不能接受Yves-Bernard Andre会在一个只价值5分钱的碳质电阻的问题上,会费心采用一个价值5元的高品质大容量的电阻,
这一点点的性能改善也许只对一小部分人在某些时候才有用。但是这种严谨的态度和对细节的关注,
对于其他不那么尽责的设计师来说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对于Yves-Bernard Andre来言再自然不过。就像轻呷一口杯中醇厚年份久远的波尔
多地区最古老的葡萄酒也是被认为是最有代表性的波尔多酒Saint-Emilion,而不是牛饮一加仑罐装的加州Carlo Rossi。
调音高手
在一般的音响行家的眼中,大家还知道Yves-Bernard Andre是一个百分之百的秘技调音高手,其实Yves-Bernard Andre本人并非没有
技术背景,相反的他可是法国工程界的顶梁柱,也是位国际著名音响设计及录音监制大师,他还是法国l'Ecole Polytechnique学院的全职
电子学教授和研究员,他赞助及监制畅销世界的极品唱片《VOIX D’ENFANTS》(童稚之声)被推荐为ULTRA级的发烧唱片,
还是前任瑞士Goldmound音响产品开发设计总监。不过这位仁兄认为电路设计似乎不是啥大秘密,
反而是在于组件的使用及各类调音手法上更值得着墨,比如使用特厚防磁底盘,三只坚实金属脚支承作三点避震,
设于机底或机背的电源开关等。Yves-Bernard Andre还经常是被代理商安排到YBA的用家中去做音响调校,有时候他会移动音箱的摆位,
有时候会拿些枕头地毯等道具改善空间的反射,最神奇的莫过于他在信号线上擦点油,在纸上画个音符,
甚至做个金属棒,就能令用家眉开眼笑。在YBA的机器里你看不到什么奇特的线路,不过为了让零件的性能可以完全发挥,
Yves-Bernard Andre 在许多地方下了工夫。像是在某些晶体管旁边会贴黑毡或者是橡胶,某些零件缝隙会塞泡绵等等,
这些都是他几十年来累积的设计心得。YBA的很多调音功夫并非玄学,而是有理论根据的,
而YBA自己说他恐怕是第一个对中国易经有深入研究的法国音响设计者了,难道他从中国的玄学哲理中悟出的调音理论?
至于还有人说他把气功用在音响中,所以YBA的器材特别好听,信不信由你了!
有机会接触到YBA的音响器材,才真的对Yves-Bernard Andre佩服不已。不可否认,公司的创立者Yves-Bernard Andre是一位音响
怪杰,他以“机子无需大,够用则以”的设计哲学而闻名,他音响器材的宗旨是以最简单的电路及最短的路径来达到出众的表现,
故它家机器的内部电路设计,真的是蛮简单的,至少与它的卖价相比是这种感觉。例如他所有的放大器都不会发烫,
他自称为“Alpha” 的甲类设计是在电源供应部分以A类供电方式工作,输出级以AB类工作。他的Passion后级输出250瓦,
8欧姆(最低0.7Ω负载输出可达到3500瓦),单是YBA自制变压器的输出可达到2000瓦。他还说连续不关机也可以保用十年,
而十年内都不会有任何的温度问题!他认为目前世面上可买到的滤波电容品质跟耐压都不行,干脆自己设计再买材料回来做,最后还贴上
圆标等调音的密技。YBA也自己绕制变压器,他把初级线圈绕得特别大,次级线圈比较小(与一般绕法正好相反),
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的供应电能。他最大的前级设计分成六件式,一大半都是电源,把插头拔掉还能唱一个小时左右,因为YBA觉得前级太
重要了!诸如此类的设计特色都在YBA的CD唱机、唱头放大器、电源滤波器、阻尼脚钉、结晶铜信号线上更是独特希奇。
所以YBA的机器在保养方面也挺容易的,怎么说啦,其实答案就是根本不用保养。它的前级是不设置电源开关的,插上插头就工作到“死”,
说明书上也是建议不用关机;后级虽有电源开关,可是是设在机器底下的,没用过的人根本找不到开关位置的,要把机器搬起来才知道。
如乐器般美妙的声音
总的来说,YBA就是不用关机。前级无论怎么使用都不会发热,后级就算连续工作也只是微温,也许有些人使用A类后级惯了,
对于不会高温发热的后级没有信心,不过YBA的用家倒觉得使用它倒是让人很安心的,当然声音也真的不错。
Yves-Bernard Andre喜欢把音响器材叫作instrument,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播放音乐的乐器。看来此君很自信,认为自己研制的
音响器材有如乐器一般,能散发出美妙声韵。在YBA官方纲站上,Yves-Bernard Andre有句话说得很明白:
“Quality is a constantstate Of mind.It is a matter Of passion and experience。
Not a matter Of standards...Technology is not an end in itself。
The pleasure found in listening must be Our Only guide.”
大意是说产品的质量很关键,但技术并不是唯一的,令人有激情去体会音乐情感才是我们(对产品)唯一的指导方针。
Passion 200 CD机的铝合金面板加工水平非常高,左边配上四个控制开关雅致又简单。机器底下是三个脚,
这也完全是符合Yves-Bernard Andre设计哲学,认为只有三点才是真正稳固的平面。CD唱机的机械结构是常见的Sony,
使用的数字模拟转换芯片则是24Bit。也许YBA认为电源是CD机好声的关键,
所以Passion 200最特殊的地方就在于充足的电源供应设计,以一台CD唱机来说,
Passion 200的电源可以做一台小型合并式放大器都没问题了。Passion 200内部配线全部使用YBA线材,
某些重要的焊点使用YBA焊锡等,如果我在这里写了太多线路方面的东西,似乎违背了Yves-Bernard Andre的精神,
因为他一向主张线路是最不需要大费周章的地方,只要让零件的性能发挥到极致就好。
人们常以“晶莹剔透”、“出尘”、“滑嫩细致”这一类的词语来形容YBA的声音,专业一点的话就是说它的声音凝聚度高。
这次聆听搭配使用的是杂志社听音室进驻不久的参考系统,
JBL Project Array系列旗舰型号1400 BG音箱,最新的Gryphon 旗舰Mirage/ Colosseum前后级放大器。
用上这么顶级的器材来进行一次音响测试,真是一次非常惬意的听觉享受。
《ANTIPHONE BLUES》(蓝调萨克斯风)可以说是近三十多年来萨克斯风的最佳录音之一,瑞典指挥家Gustaf Sjokvist与
萨克斯风大师Arne Domnerus的完美合作,Domnerus瀟洒地把萨克斯风这个乐器吹得如此出神入化,同时把感情刻划得入木三分。
无论是古典音乐、黑人灵魂歌曲或者是艾灵顿公爵的曲子,在蓝调曲风的衬托下,将二种走向各异的二种乐器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虽是1976年的录音,但它独有的音色一直以来无出其右,也是萨克斯风大师Arne Domnerus自认是生平最好的作品。
此CD无论是空间感还是音场都达极佳水平,被发烧友奉为超级天碟。此张专辑只有一只中音萨克斯风加上管风琴,但是这么简单的乐器,
却造就了这一张音乐史上的绝世佳作。Passion 200性格正好把这两种乐器的特色表现得格外合拍,在舒曼的《梦幻曲》中,
萨克斯风的形体大小适中,声音透明宁静、背景干凈、音色顺滑无比。那喷气声在显示乐器的质感之余,把萨克斯风的结像力与定位精确的
表现出来。管风琴低频潜得极低也不夸张,其旋律在偌大的教堂回荡,更添梦幻情怀,
充分表现了Passion 200下盘的威力。单听这张CD,己发掘到Passion 200的优点了,那就是音色动人、空间感强、下潜自然。
活生感一流
再来张萨克斯风大师Arne Domnerus的作品,我想全世界的音响及音乐杂志没有一本没有推荐过CD——《Jazz at the Pawnshop》
(当铺爵士),这是一张被公认为爵士乐经典及必听之作。因为爵士乐之迷人在于活生感、现场感以及歌手即兴富有亲和力的表演,
很容易让现场聆听者的情绪陷入HIGT的境界,尤其是Take Five时间。Take Five是爵士乐里的专有名词,在属于大乐团的时代里,
乐手为了出头就得自己争取Solo的机会,藉以引起大家注意,那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利用整个乐团表演告一段落,
团长宣布“休息五分钟”的时候来大显身手。《Jazz at the Pawnshop》可说是Take Five最有名的CD,
此CD的Take Five节奏明快,几个乐手轮翻上阵,钢琴飙起来让人情不自禁的打拍子。Passion 200将小酒馆那种烟雾弥漫的气氛、
乐手尽兴愉快的表演情形活生生的表现出来。如果你目前觉得这一张CD听不出活生感在那里,乐趣在那里,
那绝不是这一张CD有问题,也不是你的耳朵有问题,而是你的音响系统不够理想。
Passion 200播起女声来音色也如播萨克斯风一样迷人,播张来自法国才女的同名唱片《Emilie Simon》,
以Passion 200唱起来有一种在听精灵语言的感觉,可能是因为我完全听不懂法文,也可能是因为她的声音太有灵性。
这台唱机把Emilie Simon表现得有一点甜、有一点邪恶;有时她很诚恳,但有时也会作弄人……音乐不就是这样吗?
扩大一些没办法用言语形容的感觉。Emilie Simon早在担任录音工程师的父亲耳濡目染下,八岁时便穿梭在录音室、
音控平台以及爵士俱乐部之间。她的每一首歌、每个和弦、每种编曲、每样唱法都让我有被骚到痒处的震撼。
同样地Passion 200播起大型作品也显示了它足以令人感受到的热情澎湃与气势如虹。马勒的作品《Symphonies NO.2,3,7,9》
在艺术风格上,继承了后期浪漫派音乐的传统,并极力扩展交响乐的表现力。他充分发挥每件乐器的表现性能,
形成了色彩无比绚丽的配器效果,从极其纤细、清柔的轻奏到浓重而震撼人心的强奏,中间瞬息万变、色彩缤纷。
他追求庞大的乐队编制,有着温暖的堂音、细腻的音色,透过Passion 200谨慎细致的佈局,交响乐团的铜管火力,我想不用再说明了。
Passion 200音色通透饱实,细腻时感人肺腑,爆棚时气象万千,喜欢发烧录音的人怎会错过这样的音响飨宴。
更难得的是,Passion 200把乐团所制造的庞大音场与马勒乐章的复杂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它的音场宽广,还能把各种乐器
有条不紊地分辨得清清楚楚,是这个级别CD机里少见的产品。Passion 200它不是YBA最高级的产品,但它自然散发的音乐味,
加上Yves-Bernard Andre亲手精致的调声,早已与数码声的恶名绝缘。对于想购买CD机的发烧友来说,一定要认真听听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