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ding On the Rooftop
演唱者:Madeleine Peyroux
制作人:Graig Street
唱片公司:Pennywell
带点蓝蓝的味道
Madeleine Peyroux被挖掘出来的过程一如许多歌手,多少带点麻雀变凤凰的意味,只不过她靠的是实力,而不是漂亮的外表与身材。Madeleine的歌唱生涯很早就开始,在13岁与母亲一句巴黎同住后,15岁便开始多年的街头演唱艺人生涯,知道1996年(23岁)才被Atlantic公司签下发行第一张专辑 “Dreamland”。论发片密集度,Madeleine绝对不是多产的歌手,出道这么多年连同这张“standing on the rooftop”不过才发行了五张专辑(第一张到第二张甚至隔了八年),显然是对自己音乐品质非常要求,销售量也回应了她得努力。确实,看看这张专辑的阵容,制作人Graig Street 可是大有来头,2002年Norah Johns获得的年度最佳专辑殊荣的“Come Away With Me”就是由他制作。在搭配的乐手部分,在众多名单中,其中一位吉他手是在美国前卫爵士/摇滚乐界中非常受到推崇的Marc Ribot,独特的演奏风格辨识度很高,这点在听此专辑时也可轻易辨别。
音乐内容上,Madeleine除了会唱歌外,也是一位善于创作的才女型歌手,内中所选的十五首曲子有十一首出自她之手,其中一首由Marc Ribot贡献,另外三首分别选了The Beatles的名曲Martha My Dear、Bob Dylan的I Threw All Away与传奇吉他蓝调大师Robert Johnson的Love In Vain,这三首歌唱起来丝毫没有唱口水歌的味道,完全唱出Madeleine自己的风格。
自成一格的Smoky唱腔
为什么这张专辑吸引了众多歌迷?第一,Madeleine歌喉太棒。第二,录得太好。首先是歌声,Madeleine就是被归类为嗓音带有Smoky风味的歌手,甚至有人她跟Billie Holiday相比,两者间确实有点相似,但是Madeleine的嗓音充满空气感、轻松感、感染力以及独有的节奏感,浑然天成且毫无匠气。每一首歌听下来,就如同专辑背面Madeleine的眼神充满穿透力,常常让我听了起鸡皮疙瘩。
至于录音,也如Madeleine的歌声一样,好得浑然天成,感觉在后制部分人工雕琢的成分很低,现代录音常常会出现那种过于强调鲜明的特质在这张专辑上也听不到,越是好的系统越能听出这张录音的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