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登录 注册

服务热线:020-8388 2033

mbl 8011M後級

发表时间: 2011-05-29 17:42:00

作者: 广州市越秀区诺昌音响商行

浏览:

mbl最具戰鬥力的後級擴大機

 

mbl 8011M後級

如果音響只是風味醇厚而缺乏平衡,單有色彩而缺乏質感,講求有勁卻缺乏細緻,它們依然是不完美的……迅速和靈活對對一個輕量級拳擊手來說不是一件難事,但對一個重量級拳擊手而言,卻是難能可貴的特質。mbl能把兩種相悖的特質共冶一爐,不得不讓人為之欽佩。


 

單聲道後級,輸出功率210W(8Ω)/310W(4Ω)/380W(2Ω),峰值輸出電壓70V,最大輸出電流50A,輸入阻抗5kΩ(RCA)/20kΩ(XLR),訊噪比118dB(RCA)/120dB(XLR),頻率響應DC-130kHz,失真小於0.004%(4Ω/1kHz/50W),阻尼因數200(4Ω),消耗功率47 VA(Idle Mode)/510 VA(max)。尺寸304×195×380mm(寬×高×深),重量21Kg(一部)。

 

8011M的體積比立體聲設計的8011小一些,面板也從壓克力換成鋁合金。背板上除了RCA/XLR輸入端外,還有一個待機模式切換開關。二組喇叭輸出端使用起來也要比立體聲的8011更為方便。

 

8011M的升級部分除了變壓器加大、電容量擴充外,Meletzky還特別強調內部用料的等級也要比8011來得更好。

 

Chick Corea這張「Rendezvous in New York」是採擷自紐約Blue Note的現場演奏。極為優秀的錄音,呈現出樂器質感最好的一面,其中精采部分不僅包括Chick Corea的鋼琴與插花的Bobby 
McFerrin,同台樂手的演奏技法也是頂級水準。不管您用的是什麼系統,都不能抹煞了片中生動自然的氛圍。DSD的錄音,光聽CD層就能得到很好的效果。(Universal 038 023-2,環球)

一套音響系統要能百聽不厭,除了每次聆聽都讓人感受到新的驚奇外,這個新的驚奇還必須能引導聽者,進一步感受出設計者的個人特質、文化薰陶,甚至地緣上的歷史沉積。在聆聽8011M這部單聲道後級的過程中,它就扮演了引導者的工作,讓我能夠層層深入音樂內裡,盡享聆樂樂趣。

Meletzky的心肝寶貝
過去mbl推出的後級,只有兩款是從原本的立體聲改成單聲道版本。首例是巨無霸後級9010變成9011,再來就是把8011變成8011M,而且二者的推出時間相去不遠。基本上這二部後級最初都是以單聲道設計為藍圖,只不過將二聲道裝於一個機箱當中,但立體聲的9010能夠以二部橋接使用,8011則沒有此功能。還有,9011是在9010停產後才出現,8011目前還是與8011M並存。

那Meletzky為什麼單挑9010與8011,卻不選9006來改為單聲道擴大機呢?9010就不用說了,它是一部不惜成本的顛峰之作,既然預算不在考量範圍內,只要能讓聲音更好,當然就可以無條件地放手去做。8011則比較特殊,打自十多年前第一代的8010開始,它就是mbl眾多後級中最具戰鬥力的產品,十多年來它一代又一代地改,一次又一次地精益求精,無論是價位或者聲音表現,8011都可說是它家最超值的後級擴大機。因此,8011改款為單聲道8011M的動作是勢在必行,而它在早在好幾年前就已經現身於市場中。

供電能力增強、電容加大、用料提昇
一分為二的8011M由於是單聲道設計,每邊體積自然會比原本的立體聲版小一些,既然體積做得那麼小,它的線路安排自然取其最短路徑加以設計,內部結構也比某些英美廠家來得緊密許多。其實我們可將8011M單純視為8011的加強版,強化的部分包括使用更大的變壓器、更大的電容量、更高階的用料,面板也由原本的壓克力改為鋼琴烤漆處理的鋁合金。以上這些改變一般人眼裡似乎不足為奇,即使拿原廠公佈的數據來比較也看不出二者有何不同,但對於mbl稍有了解的讀者就會明瞭,他們高階產品最主要的提昇以及好聲來源,最主要都是來自於上述的強化動作。而且每聲道獨立的做法,除了可以提供足夠空間來做線路安排,也可以將各聲道間可能造成的相互干擾予以排除。

8011M的電源開關設在背板上,除了簡單的平衡與非平衡訊號輸入端子,它還要比8011多出一組喇叭接駁端,這對習慣以二對喇叭線與喇叭做Bi-Wire連接的用家來說實在是一大福音。這部機器的工作溫度不高,在開機後約半小時就可以進入穩定狀態,整個使用過程中即使我將音量開到相當大,8011M也沒有出現像8011偶見的跳機情形。雖然原廠對二部後級所標示的規格完全相同,但8011M卻始終讓我覺得它在驅動力、聲音穩定度、甚至整體音質上,都要比過去的8011贏上好幾成。

近乎百搭特性
聆聽8011M時,前級採用的是Conrad-Johnson Premier 7B,訊源用Burmester 979轉盤+980 SRC數類轉換器,喇叭則包括B&W Matrix 800、Thiel CS2.4二對落地喇叭以及Focal-JMlab Micro Utopia Beryllium、Spendor S3/5二對書架喇叭。讀者或許會問,為什麼我不拿5010D前級與300E喇叭來搭?西裝組合不是更能讓8011M發出忠於原味的聲音?這點我一點也不擔心,因為mbl的後級在搭配上有非常好的廣度,只要喇叭效率能配合,發出來的聲音都可以讓我清楚聽出器材本身的聲音特質。但是如果您用的是mbl喇叭,我會建議您以同廠的後級來搭;假若您有幸擁有了他們的前級或訊源,最好還是把後級一併補全,才能真正體會最地道的mbl之聲。

那麼,8011M搭以上哪一對喇叭最棒呢?老實說,四對都很棒!如果依個人喜好而言,我最喜歡與Micro Utopia Beryllium的搭配,再來是Thiel CS2.4與Spendor S3/5,最後才是B&W Matrix 800。其實我最早聽的組合是Matrix 800,就驅動力來說,8011M最大輸出電流與旗艦9011一樣都是50安培,推起每邊配置二顆12吋低音單體的Matrix 
800依舊虎虎生風,與同樣是單聲道設計的160瓦Threshold SA1參考後級比較起來,除了低頻速度稍微慢了一點外,SA1在其他表現上都不得不甘拜下風,輸得最多的則在於音場規模、細節層次、低頻清晰度、高頻延伸,以及聲音的高貴感。

比較過與參考後級之間的差異,我開始將手上幾對喇叭輪流與8011M搭配。8011M把Spendor S3/5這對效率極低(85dB)的小喇叭所有實力都挖掘了出來,這並沒有帶來多大的驚喜,因為以前我嘗試過的最佳搭配之一就是立體聲的8011。喇叭換成Thiel CS2.4,由於CS2.4個性中性無染,就大幅拉開了以SA-1、GM 20 OTL搭配時的差距,大聲聆聽也不會出現吵雜感。像mbl這種純度極高、高頻延伸優異又具備良好平衡性的器材,Thiel喇叭似乎也是mbl的絕配之一。當然,絕配不只一個,接下來的Focal-JMlab Micro Utopia與8011M的契合度甚至更高。所有的聲音都充滿著彈性,細節無所不在,這時候的聲音寬鬆、圓厚、溫暖,頗有聽真空管機的感覺。誰說mbl擴大機就一定得搭mbl喇叭?8011M推起以上這些喇叭都很適合啊!

醇厚有勁、表情活生
在確定搭配無慮、聲音也已經超越我所要求的標準後,我開始對8011M這部後級進行更深入的聆聽工作。熟知mbl聲音的讀者應該都知道,它們器材的聲音走向其實是很一致的。以後級而言,都具有相當迷人的音樂流動性,也可以充分展現出不凡的重量感及黏滯性,而且等級愈高,這種特徵也表現得愈明顯。8011M從最高到最低所有頻段一概飽滿到底,飽滿並不代表難以攪拌的濃稠,它也有非常自然的律動(關於這點以下會有進一步說明)。高頻極其自然,中低頻稱得上雄厚,而且還有非常好的彈性,尤其是大音壓播放音樂,它在中低頻所建立的雄厚基礎就是千金難買。

我非常喜歡8011M在低頻部分特有的韌性,那是一種高度扭力的聲音,沒有單純講求質感的柔弱,更不是以蓬鬆換取而來的假象能量,需要極低頻時可以輕鬆釋放,這樣的特點在重播大提琴、低音大提琴或是鼓聲上就顯得特別出眾。8011M在乍聽之下已令我極度傾心,長時間聆聽後,我更是發現由mbl發出的任何聲響、散發出的獨特氣質,就像來自黑暗的一股龐大吸引力,讓人深深陶醉其中,久久無法自拔。

使用時我也發現,8011M的背景非常寧靜,表情生動有活力。它有適度的透明,有豐富的細節,有寬深的音場與精準明確的定位,還有較柔軟質感帶來的彈性與餘韻。這種柔和讓它的低頻段分外有彈性,鼓皮振動清晰可見;在高頻段則是實體感滿滿,三角鐵與銅管都更像真的。音像定位、音場層次的剖析方面,mbl一樣功力高強。事實上,要比賽音場的深度與寬度,8011M已經在同價位產品中取得「最佳」之桂冠。

質感與平衡性兼備
所有描述mbl音質用得最多的不外乎「高貴」二字,在此我實在也想不出更好的字眼來加以形容。我所指聲音上的「高貴」,代表了8011M可以充分表現出各種樂器的質感,好錄音中每把琴聽起來都是百萬名琴在演奏;人聲演唱至高亢處,也都散發出一種如沐春風的舒暢感受。它對於聲音有一種獨特的包裹方式,把音樂融化在柔美和弦音響效果中的音色,如果您硬要說這是糖衣作用我也不反對。由喇叭中流洩出的粒粒音符有很高的甜度,音樂演奏中的那份靈氣,會穿透外部的層層包裹緩緩滲出表面,釋放出潛藏已久的光輝。

扭大前級音量,8011M所進行的是高中低頻同步的等比放大,而不會出現高頻前衝的失衡情形,音質始終維持在一個極高水平,即使遇到Matrix 800也有很好的穩定性。這就是一部真正優秀的擴大機應該達到的基本要求,可惜的是,市面上並非所有高價擴大機都能有此般能耐。基於8011M這般的沉穩性,似乎喇叭大小已經不是一個太大問題,「穩重平衡」四個字可以完全適用於它們所發出的聲音。

難能可貴的細緻精巧
如果音響只是風味醇厚而缺乏平衡,單有色彩而缺乏質感,講求勁道卻缺乏細緻,它們依然是不完美的。我自己主觀的認為,在所有無法量化的音響鑑賞標準中,最難達到的莫過於「精巧」,它是一個無法忽略的標準,因為全世界頂級的音響再生,沒有一種不包含「精巧」這個元素。厚度夠的器材耐聽,是因為它們比較容易能夠再生出平衡的聲音,它們可能是一件不錯的器材,但不見得就是一件足以稱作「頂級」的產品。而8011M這部精心製作的單聲道後級,它的聲音在馥郁之中還夾帶著精巧,那是一種讓可能變成沉悶聲音活過來的重要元素。舉更具體的例子來解釋,就是8011不但有重量級拳手的攻擊力,還有輕量級拳手的移動速度與精準度。迅速和靈活對一個輕量級拳擊手來說不是一件難事,但對一個重量級拳擊手而言,卻是難能可貴的特質。mbl能把兩種相悖的特質共冶一爐,不得不讓人為之欽佩。8011M更是聲音表情的魔術師,它那出類拔萃的呼吸節奏,讓我清楚感受到音樂的脈搏,聲音中充滿無窮的生趣。

結論
8011M是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後級,它能傳達出極具深度的音樂內涵,音響性也是同級產品的最高表現之一。由於設計上不斷強化,這部8011M說不定已經威脅到更高一級9006的地位。聆聽8011M,我清楚聽到Meletzky已將個人觀點與產地文化特質,以一種無形力量滲入音響設計之上。面對這種產品,只有搭配時聲音個性上的相互扶持,而8011M在搭配的廣度,更是它獲致成功的一大關鍵。


焦點:令人著迷的音色,豐富的聲音內涵,不但全頻段飽滿,還蘊藏著精巧細緻的音樂表情。密度很高又很生動的聲音,可以讓音樂在不知不覺間活了起來。在mbl所有現役後級中,8011M肯定是超值名單中的首選之作。

搭配建議:雖然mbl以自家西裝搭配最合適,但推起搭配過的所有喇叭,卻也都能發出十分美妙悅耳的聲音。


粤ICP备12091620号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十佳网络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